红海之滨的和平之城
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新兴城市,本地人口35万,位于西奈半岛的南端岬角东南侧滨海地带,扼守红海西北端的苏伊士湾(没错,是通往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那个海湾)和亚喀巴湾交汇的要冲。
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一书中,有一章专写亚喀巴(Aqaba)这座通往红海的港口小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传奇式的军情官T.E.劳伦斯中校率领数百名阿拉伯起义军,从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恐怖沙漠中骑着骆驼,奇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驻防军队,为英军从敌后夺取亚喀巴港镇奇迹般的军事行动。
沙姆沙伊赫属地中海式气候,两季分明,常年阳光充足。每年5~10月为夏季,气温30~35°C,11~4月为秋冬季也是旅游旺季,气温20~25°C 之间,微风习习,干爽宜人。大批欧洲人和俄罗斯、以色列游客,喜欢在冬季来温暖的红海之滨沙姆沙伊赫度假。类似三亚之于中国北方同胞的地位。这里的红海珊瑚礁保护得很好,在深海潜泳爱好者中极其出名。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中,以色利先发制人闪电突袭,占领了包括沙姆沙伊赫在内的埃及整个西奈半岛,直至1982年根据戴维营协议,沙姆沙伊赫才被归还埃方。这座小城后成为解决巴以矛盾冲突的见证之地。1999、2009年,巴以双方在沙姆沙伊赫两次谈判,先后签署了实现停火的和平协议。其它有关中东和平的多边会议,也频繁在这里举行,以至于联合国将“和平之城”奖颁发给沙姆沙伊赫,以表彰它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杰出贡献。沙姆沙伊赫也因此声名鹊起,经常举办各种国际会议。我从沙姆机场去酒店的路上,除了四处可见的COP27会议宣传标识外,沿途还看到前不久这里刚举办世界青年论坛的招贴画。
开罗机场,为转机去沙姆沙伊赫的COP27参会人员搭建的专属欢迎门
埃及随处可见的COP27沙姆沙伊赫会议宣传招贴
沙姆沙伊赫机场到达大厅的COP会议登机柜台
出乎意料的要客待遇
我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抵达沙姆沙伊赫机场的,领到托运行李走出机场已9点半过。一打听,COP会议主办方的免费Shuttle Bus服务,去往我预订的Amwaj Oyoun酒店Nabq Bay方向的二号线大巴今晚没有了。
正准备去改乘出租车,一位埃及男生从一群志愿者中走上前来,用口音浓重的英文问我是不是来自中国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前不久在北京的中国石油大学留过学。他叫来另一位小个子高跟鞋美女,派头像是这群人的头儿,用流利的英文问我酒店名称,让我稍等片刻。很快,一辆小车开到我身边,表示这辆车送我一人去酒店。为便于我与只说阿拉伯语的当地司机交流,还配了一位会英文的帅小伙随车当翻译。到酒店下车,我给志愿者翻译和司机塞小费,他们坚决不收。本想尊重当地的小费文化,结果弄得我有点像尴尬的送礼失败者。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享受了一回VIP专车待遇,始终没弄明白埃及人民为啥对俺这么热情。提前几天到达的中方代表团先遣队的朋友超哥在酒店门口接上我,还给了不少建议。感谢一路帮助我的朋友们!
会议注册和提前探营
蒙头睡觉倒时差。第二天起来在酒店内转了转,这是一座典型的度假酒店,相比中国人常去的东南亚海岛度假地,酒店的设施和用品有些陈旧了。但形状各异的多个碧蓝泳池和延绵数百米的私属海滩,还是显出酒店的等级。
Amwaj Oyoun度假村酒店图一
Amwaj Oyoun度假村酒店图二
Amwaj Oyoun度假村酒店图三
我匆匆吃过早餐,乘Shuttle Bus到国际会议中心办理注册,顺便看看明天正式开幕的会议布展和准备情况。
举办COP27会议的沙姆沙伊赫国际会议中心距离机场不远,在当地的一家高尔夫球场别墅区附近。现场看,除少量永久建筑外,是在一片荒地上搭起的十几个大大小小临时帐篷区——尽量少修建永久建筑,也是一种低碳减排行动。以至于我在问路时,一位英国口音的大叔抬手指着不远处,“咯,那边一片Tents就是”。
今年的会议主题之一是“Implementation”(落实)。在沙姆街头和会场展厅常常刷到这样的标语“from Ambition to Action”(从雄心转向行动)。国际气候变化界普遍有种焦虑,即描绘梦想的演讲不断重复,宣示目标和规划的文件签署很多,是时候开始切实的行动了!所以,今年虽然并非2015年巴黎协议那样达成重大全面协议之年,但UNFCCC秘书处和主席国(埃及)都希望在COP27上,推动各国拿出实际行动,来落实以巴黎协议为主要框架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和主要承诺。
沙姆沙伊赫国际会议中心的宣传手册
COP27会议分区示意图
COP27会场注册主入口大门
COP27会场写着“共同落实”的标语
我在会议注册处排队,工作人员现场拍照,制作会议胸卡(Badge),很快就拿到自己的参会胸卡。按胸卡颜色和类别名称,将参会者分为不同界别如正式团组代表 (Party)、技术人士(technical staff)、NGO观察员(Observer)、媒体人员(Press)等等。据说,我的Party Overflow胸卡,有资格进入会场举牌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更正一下昨天纪行稿中的一处不准确描述。每届COP会议的参会人数不是“上千人”,而是上万人,通常持续2-3周,数百上千场不同规模的会议,简直就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年度嘉年华。今年参会人数据说将达到3万多人。虽然比不上当年鼎盛时期的哥本哈根峰会参会人数(6万多),对会议主办方的服务组织和安保仍是一项难度很高挑战。
会议注册区
我的会议胸卡
趁会议尚未正式开始,我去会场四处逛逛,看看正在搭建收尾及布展的各个展厅,部分国家的代表团办公室。途中遇到国内过来的几个NGO组织和中科院地理所的代表,都是年纪不大、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
非洲联盟的展厅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展厅
彭博慈善基金的展厅
加拿大的国家展厅
韩国展厅的前台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摆设
以色列的国家展厅
日本的国家展厅
埃及的主演讲厅
中国代表团的办公区及新闻发布室门口
会场外立面的宣传招贴画,分别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个主题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