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也提到了经济建设相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部PPP中心《关于加快加强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有效的抓手,积极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是对习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响应。通知有针对性通过加快PPP项目入库和储备,有目的的向抗疫相关的民生保障项目上倾斜,兼顾防疫工作同时刺激部分重点行业基建补短板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就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效率,加快项目入库工作,请各单位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加快加强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特别是服务好有助于疫情防控项目的入库和储备,加大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快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指出“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此次通以加快加强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推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预计疫情防控项目将会迎来一批项目储备与入库,并且进一步发挥PPP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突出作用。各级政府也需切实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提议,做到防疫与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加快项目入库进度,切实发挥PPP项目补短板、稳投资作用。加强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与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鼓励有意愿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及时纳入管理库,提前部署、提前准备、提前开发,通过夯实基础管理工作,缩短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周期,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
快评
重点提到三项举措:1. 加快项目入库的进度;2. 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与各项专项规划衔接;3. 通过提前部署、提前准备、提前开发缩短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周期。这三项举措要求入库审核部门和项目前期准备部门做好有效衔接和协同工作,入库并非是目的,而是手段,有效保障PPP项目落地开工才是重点目标。
三、发挥储备清单作用,加快建立项目协同滚动开发机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探索建立部门间项目立项、识别、开发协调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在线收集披露功能,扩大项目储备,提高信息对称度,加快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局面。
快评
今年将是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升级之际,预计此次疫情或加快PPP综合平台升级,同时也会充分发挥PPP综合信息平台在线信息搜集、信息披露等功能的作用。这里提到项目立项、识别、开发协调合作机制将是储备清单项目转化成开发项目的关键,但各部门能否积极响应,做到信息与审批流程快速有效衔接有待实际操作检验。
四、抓好统筹平衡,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财承空间要向重点项目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源的引导撬动作用,有效调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要保障医疗、养老、教育、生态环保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保障性强、外溢性好、社会资本参与性高的项目优先入库。
快评
医疗、养老、教育、生态环保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具备较强的外溢性,也是社会资本参与性较高的领域,但这些项目普遍收益性一般,需要一定的财政补贴资金,因财承空间的限制,推进较为缓慢。此次通知重点扶持这类项目,预计将会积极调动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实施这些重点项目。
但是需要关注的是,通知对财承空间充足的地区是重要利好,预计会推动一些重点领域、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而目前普遍基建需求较大的地区财承空间较满、甚至接近10%红线,对于这些地区,以PPP模式推进这类收益性显著不足的项目依然举步维艰,一些地方政府也坦言财承空间不调整,依旧有大量项目无法入库、甚至无法执行。在当前财承红线短期内很可能不调整的预期下,项目充分的前期论证以及PPP模式的创新、探索、组合等势在必行,具体包括区域规划的提升、区域投融资规划、项目可研/PPP可行性论证的深化、项目+专项债、项目+建设期补贴、项目+资源补偿、项目拆包等的合理安排等。
五、开设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疫情防控急需项目,按照即报即审、合规即发的原则,特事特办,全力做好应急保障服务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PPP已经在我国推行五年,但开设入库绿色通道尚属首次,这看到了财政部保障疫情防控急需项目迅速开工建设的决心与勇气。目前对于录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披露周期约1个月左右,随着合规即发原则的执行,此周期将大幅缩短,有利于社会资本重新关注PPP领域。下阶段,各级政府也可依据通知,对于准备完善、合规性良好的项目,适当简化项目立项、专家评审、方案审批、投资人招标等入库前准备工作,有效落实通知的精神。
六、坚持高质量发展标准,确保入库项目质量。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等文件要求,把住入库合规审核关,落实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严防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快评
PPP原则是政企双方长期合作,共同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虽然通知本意是通过有效措施加快项目入库与开工建设,但合法合规的底线不能突破,PPP的原则与精神也不能违背,更不能因特殊时期的举措就增加了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风险。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依旧需要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前期方案、PPP项目合同等核心文件的合规性,应选择优质的规划设计、工程咨询、PPP咨询、律所等第三方咨询机构,为高效、高质量保障项目落地保驾护航,依旧要利用物评、财评量大前期定量评估筛选识别工具,筛选有价值的PPP项目优先落地。
七、创新工作形式,科学高效做好服务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要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升级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现场递交文件材料,努力做到防疫和发展两不误、双促进。
快评
